CUSTOMER
客户中心
助力生命健康领域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加速转化
一篇论文最多能署多少作者呢?到目前为止,尚无统一的规定,也很难统一规定。在很多情况下,论文作者的多少不是人为确定的。当前,作者的多寡,大部分出版社尚没有什么限制,只要符合条件,写在作者栏内,都理所应该地成为作者。但是,近年来作者数目剧增的现象,已经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。Newman(2004)对科学论文的作者数目进行了一次调查研究,他对“Biology”、“Physics"和“Mathematics”三大学科的论文大样本进行了统计分析,结果见表3-2。以生物学为例,共统计了2163923篇论文,在这些论文中,共有1520251位作者,平均每位作者有6.4篇论文,而每篇论文的作者平均为3.75(表3-2)。类似的结果还可从另一篇报告中获得。Zetterstrom(2004)统计了2003年Acta Paediat-rica 杂志上所发表的文章,包括“Regular Papers”192篇、“Clinical Observation”39 篇和“Letters”36篇。以上3类文章的平均作者分别为4.8、4.2和3.0。如图3-1所示,“RegularPapers”中,4个作者的论文占16.7%,而6个作者的论文占23.4%。应该说,在当今的常规科技论文中,一篇论文3个或4个作者也许并不算多,特别是在科学研究国际化的今天。
值得注意的是,在相当多的期刊杂志中,近年来论文作者有惊人的增多,有人把它称之为“作者的通货膨胀现象”(The author inflation phenomenon-Mussurakis,1993)。特别是在生命科学中,论文作者的增多完全是不相称的。作者猛增的现象迫使一些杂志采取某些强硬措施--限制作者数目。例如,用荷兰语出版的医学杂志Ned Tijdschr Geneeskd把原创性论文的作者限制为6个以下,典型病历诊断等其他文章,限制为两人病历报告、综述文章等尚待确定。这就意味着,如果超过杂志所规定的作者数目,对不起,杂志不予受理。这种限制作者数目的做法,是否完全合理,尚值得商榷。但在“作者通货膨胀”的今天,也许能起到减慢作者剧增的作用。但笔者确信,国际上的权威性期刊和杂志不可能限制作者的数目。
分析作者剧增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,有合理的,也有不合理的。
(1)合理的增加:现代的科学研究工作已经趋向于综合化、国际化和社会化。不少大型研究项目,已不是一个国家、几个单位或几个人所能够承担和完成的。特别是近年来,国家间的合作项目逐年增加,多个国家或大量的研究单位参加的、多学科的、综合性的科研项目也日益增多。因此,论文作者的增加是可以理解的、也是意料之中的。可以认为,这是合理的增加。在这种情况下,就更没有可能规定和限制作者的多少。
笔者从2009年的“PubMed”网页上,检索出一篇论文的copy,题名为“Search for a Higgs boson decaying to two W bosons at CDF”,作者为TAaltonen等,刊载在 Phys Rev Lett(物理学综述写作)杂志上。这是一个国际协作项目,有30多个国家联合研究的,共有600余位作者。类似的论文不是一篇两篇,发表的也不是一年两年,都是数百名作者。这个数目虽相当可观,但在笔者看来,这决非是当今世界上作者最多的论文。
(2)不合理的增加:不符合论文作者资格的“作者”也逐年增多。Zetterstrom(2004)认为,靠权势(competence)或靠资历而冒充作者的现象,还是大有人在的。Huth(1986)把这种欺骗行为称为科学出版工作的罪行(offense in scientific publishing)。毫无疑义,在国内外的某些单位里,论文署名成了某些人进行“交易”的条件和手段,完全属于“不科学之风”。这些不符合作者资格的作者,均属于“伪作者”“假作者”。可见,这种“不正之风"使论文署名庸俗化,使论文作者“商品化”。这些诸多的人为因素致使论文作者成倍地增加。毋庸置疑,这是完全属于不合理的增加,应该竭尽全力加以避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