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我们

CUSTOMER

客户中心

助力生命健康领域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加速转化

上皮细胞培养——唾液腺上皮细胞
更新时间: 2024-12-23 11:32

概述

唾液腺细胞培养的主要目的是获得分泌单位的上皮细胞,包括导管上皮细胞、肌上皮细胞和腺泡上皮细胞。在一般培养条件下所获得的细胞是混合在一起的上述多种细胞,如果要得到其中的一种细胞,则需要用细胞克隆技术。常规组织块法培养可获得唾液腺细胞,但立体培养法更能模拟体内情况,现以腮腺细胞立体培养法为例说明唾液腺细胞培养的基本方法。

用品

(1)常规酶消化法原代培养器械和器皿。

(2)24孔培养板、Millicell(圆形微孔膜培养小室,小室直径10mm,膜的微孔直径0.4ɥm)。

(3)Matrigel(人工制备的细胞外基质)原液、0.25%胶原酶、Hanks液。

(4)培养液:DNEM/F12(1:1),含10%胎牛血清、5ɥg/mL胰岛素,5ɥg/mL转铁蛋白,10ng/mLEGF,100ng/mL氢化可的松,10ng/mL霍乱毒素。

(5)人或动物新鲜腮腺组织。

步骤

(1)用不含血清的培养液将Matrigel原液稀释8倍,每个millicell中加入100ɥL,无菌条件下风吹干,或在无菌条件下自然干燥,然后将millicell置入24孔培养板(每孔一个)。

(2)切取腮腺实质性部分,经Hanks液清洗后剪切成1mm³碎块,按常规酶消化法在0.25%胶原酶中消化,筛网过滤,离心,收集细胞,用培养液制备细胞悬液(2x104/mL)。

(3)在每个millicell中加入0.5mL细胞悬液,millicel孔外24孔培养板孔内加入培养液,使之与millicell孔内液面平齐。

(4)常规培养,24h后更换培养液以后每隔1d更换培养液1次。

操作提示

(1)涎腺上皮细胞培养的关键在于:无血清培养基,低Ca2+浓度,以及低胰蛋白酶浓度。

(2)Matrigel包被培养皿底壁有利于涎腺上皮细胞的贴壁生长。

结果及鉴定

按上述方法培养所获得的细胞包括腺泡上皮细胞、导管上皮细胞、肌上皮细胞等。腺泡上皮细胞在培养中为多角形,细胞内含酶原颗粒,表达角蛋白、淀粉酶对氨基水杨酸(PAS)。导管上皮细胞形态为上皮样,不含酶原颗粒,表达角蛋白、前角蛋白、导管上皮膜蛋白和分泌成分(SC)。肌上皮细胞呈星形、三角形或梭形,细胞内含肌丝,表达肌凝蛋白、肌动蛋白和S-100蛋白。有成功传代培养的报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