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我们

CUSTOMER

客户中心

助力生命健康领域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加速转化

动物实验必看:实验动物分组设计原则及方法
更新时间: 2025-01-08 16:11

在探索新的医疗方法时,研究者们通常会从实验室中的临床前研究开始。而在实验室里,动物实验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,研究者们通借助动物实验来了解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,其结果也对试验药物是否能够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有着决定性影响。

进行动物实验时,常常需要将选择的动物分成若干组。实验动物的分组设计是实验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,美国动物委员会要求在投稿时,必须对动物的基本信息,包括动物来源、品系、生活环境、分组方法等进行详细说明。但是大多数发表的文章并未描述实验动物的随机分组方法,导致编辑要求其提供原始数据以证明数据的可靠性。可见,分组的重要性不容忽视。

对于实验操作,我们可以在具体实践中逐渐熟练,但如果在实验设计初步阶段就设计错了实验分组,将直接影响最终结果的可信性,并且一旦实验研究开始,后期很难弥补,因此在实验开始前一定要认真考虑这个问题。

在实验动物分组时,我们常常会遇到以下问题:

①应该分几个组才合适呢?

②每只动物的肿瘤体积大小不一,或者性别和体重也各不相同,该如何将它们分配到各个组中呢?

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如何给动物分组。

1. 关于分几组的问题:

研究目的是动物分组的前提,其中对照组的设计尤为重要。

为了确保能够获得科学有效的数据,在实验动物分组时应特别注意建立对照组。对照组可以分为自身对照组和平行对照组。

01 自身对照组:利用每个动物实验处理前和实验处理后的各项相关数据进行对照,分别作为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实验结果。通过每个实验动物自身的对比,可以排除个体间的差异。

02 平行对照组:分为正对照组和负对照组(空白对照组)两种。

  a.正对照组:是实施与实验组动物相同但排除了所要观察的目的因子(如治疗手段或药物)的处理;

  b.负对照组:不作任何处理。

例如,要观察某种药物的药效,对实验组动物采用肌肉注射的给药方法;

正对照组动物同样进行肌肉注射,但注射的不是药物而是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,以便排除肌肉注射生理盐水可能产生的影响;

负对照组动物则不经任何处理的实验动物,并与实验组动物和正对照组动物在相同的环境和条件下饲养,作为空白对照。

当然可根据实验的需要进行设置,采取一些其他的设立对照组的方法。

一般观察一个药物或者某种外界因素对实验动物的影响需要设置3组对照

空白对照组(负对照组)、模型对照组(正对照组)和阳性对照组。

除了设置上述对照组外,还需加上处理因素那一组,一般设置剂量梯度,最好是设计3个以上,以形成剂量效应。目的是为了考察药物是否具有剂量依赖性,也是药效的一种表现。

综上,建议分组如下:

注:并非每一个实验都能找到阳性药,因此,也不是每一个实验都需要设置阳性对照组;

2. 如何分?——随机分配

确定了分几个组之后,接下来我们来讨论如何进行分组。

进行动物实验时,统计学要求各实验组间除实验处理因素外,其他条件都完全相同,但事实上不可能完全做到,就是同一种动物而言,即使品系、年龄、窝别、性别、生活条件完全一致,对药物的反应仍不可能完全一致,差异是绝对的,一致是相对的。

减少差异的办法除精选实验动物(或材料)外,就是实行严格的随机原则进行安排,使正性和负性影响随机地分配到各组,得到平衡,而不受任何主观愿望的影响。

因此,实验动物分组应严格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进行,使每只动物都有同等机会被分配到各个实验组中与对照组中去,尽量避免人为因素对实验造成的影响,从而增加研究结论的可靠性。

随机绝不是随便,不是说随意指定实验动物应该属于哪个分组,这种办法是根据研究者意愿分组,与随机还是有非常大的差异。为避免人为因素,常需要利用随机数字法以实现随机分组。

根据不同的实验目的、实验对象,常用的方法有:配对比较法随机分组,完全随机分组、随机区组分组等。

01 配对比较法随机分组

操作步骤:

在分配动物之前,先将动物按性别、年龄、体重、胎别或其它有关因素加以配对,以基本相同的两个动物为一对配成若干对;然后,再将每一对动物随机分配于两组中。

如,20只动物分成A、B两组,将动物按如上所述方法分成十对,每对编号1、2,从随机数字表连续抄录十个数,奇数则该对第一只动物入A组,第2只入B组;如为偶数,则该对第一只动物入B组,第2只入A组。

优点:两组动物的胎别、性别、年龄以及体重等根本情况也基本相同,从而尽可能减少两组动物的生物差异性。

适用范围:在将实验动物分成两组时,适用。

02 完全随机分组

操作步骤:

(1)编号:将实验动物从1到N编号,一般可以按体重大小编号。打开Excel软件,在“A1”单元格输入“1”,用“Ctrl”键和填充柄在“A列”拖拽出所需的动物号。

(2)获取随机数字:在“B1”单元格单击“插入”菜单中选取“fx”,在对话框中选择“rand”后“确定”,粘贴上第1个随机号。用“填充柄”拖拽,使所有动物均编上不同的随机号,对已产生的随机号用“复制”和“选择性粘贴”“数值”加以固定。

(3)将随机数排序:在“数据”菜单中选取“排序”,以B列随机号“递增”排序,将动物号按附上的随机号的顺序由小到大重新排列。

(4)分组:然后按先后顺序,依次分为1、2、3、4。。。等组。

优点:操作简单;

缺点:若动物间有较大差异,如体重区间较大,则不适用这种方法。

适用范围:所有动物必须是“同质”或者近似“同质”。也就是说所有的动物性别、体重及其他相关因素(如荷瘤体积)是一样的,或是近似的。

03 随机区组分组

然而如果一批小鼠中,小的有18g的,大的有30g的,体重相差比较大,若按上述完全随机方法分配到各组,很可能有的组分到体重特别大的,有的组分到特别小的,这样难以保证平均分配。这时,则可采用随机区组设计。

随机区组设计:先将一定数目和比例的动物分为几个区组(一般>3),如体重相近的动物、性别一致的动物等。区组的长度最好为组数的2倍以上,太小易造成不随机,如有4个组,则区组长度最好选择8以上。

举例:

有40只SD大鼠,重量在180-220克之间,需要分为4组,即每组10只(甲乙丙丁),应先将动物按体重配成若干个区组,再把每区组动物随机分配各组。

(1)首先,进行大鼠称重,按顺序排序;

(2)分区组:尝试可将这些大鼠按体重分为4个区组(假设180~190g/8只,190-200g/12只,200-210g/16只,210-220g/4只),即4窝,分区时每窝的数量至少大于4;

(3)编号:依次对这4窝大鼠编号,第一窝1、2、3、4…8,以此类推,编号到40;

(4)随机分配区组1:将这8只随机分配给4组,每组各2只,分组方法即采用上述“完全随机分组”方法分配到每个组;

(5)随机分配剩余3个区组,方法同上。

优势:区间分组将保证了实验组间的生物差异减到了最小,遵循了一致性原则与随机性原则,使实验结果更具有统计学意义。

备注:有时我们会碰到多个因素,则需要依次分区,如:40只体重差异较大的小鼠,雌雄不一,此时我们不能只按照体重区组分配,需要先把雌雄分开,然后各自按体重分组。

综上可以看到,实验动物分组需要遵循对照和随机的原则,这样才可以保证数据更加具有科学性和统计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