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USTOMER
客户中心
助力生命健康领域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加速转化
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近日发布消息,将于2025年正式启动重大非共识项目资助试点。此举是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“建立专家实名推荐的非共识项目筛选机制”部署的具体行动,旨在完善基础研究支持体系,推动高质量科技创新。
当前,中国科技发展已进入从量变迈向质变的关键阶段。基础研究面临的主要问题不再是产出数量,而是如何实现关键突破、引领前沿方向。在这一背景下,非共识项目的战略价值日益突出。相比共识项目聚焦成熟问题,非共识项目更多聚焦存在争议、路径不明、风险较高但潜力巨大的新领域,是突破现有认知、实现原始创新的重要载体。
为推动非共识创新研究发展,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在制度设计上推出多项改革措施:
首先,成立重大非共识项目专家委员会,由一线高水平科学家组成,全面参与项目识别与遴选,强调学术判断与科学视野。
其次,建立专家实名推荐与基金委主动发现相结合的“双轨征集机制”,拓宽项目来源,覆盖更多前沿研究选题。
第三,实施“按需-分段-长期”的资助模式,根据项目发展阶段动态配置资源,强化对长期性基础研究的支持。
第四,明确提出“不唯出处、不设门槛、不看过往业绩”的评价导向,鼓励青年科研人员参与原始创新,打破资历与身份壁垒。
第五,采用深度交互式研讨与专家合议机制,推动多元学术观点充分辩论,提升遴选过程的科学性与开放性。
在项目实施与评估方面,强调“动态优化、审慎包容”的管理理念,鼓励探索与容错,建立覆盖全流程的监督与约束机制,实现激励担当与廉洁科研的统一。
此次重大非共识项目试点,将与已有的“原创探索计划”形成互补,共同构建多层次、体系化的非共识研究支持体系。基金委也将进一步加强对面上项目、青年科学基金等常规项目中非共识内容的识别和扶持,扩大原始创新在基础研究中的比重。
支持非共识项目,核心在于优化科研生态,激发创新活力,引导科研人员面向科学“无人区”发起挑战。通过制度创新、机制探索与评价改革,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正在推动从“跟跑”走向“领跑”的根本转变,为建设科技强国和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有力支撑。
声明:本文使用图片来源网络和文献,仅用于学习和分享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