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USTOMER
客户中心
助力生命健康领域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加速转化
概述
脐血中有丰富的造血干/祖细胞,在外源特异性生长因子刺激下,可以增殖分化。
用品
(1)脐血来自新生儿脐静脉穿刺所得。
(2)培养基:IMDM培养基,含有L-谷氨酰胺4.00mmol、Hepes缓冲液、25 mmol/L、20% FBS; Metho Cult™ H4330培养基,主要成分包括0.9%甲基纤维素、30%胎牛血清(FBS)、1%牛血清白蛋白(BSA)、10-4mo/LB-基乙醇、2 mmol/L L-谷氨酰胺、3 kU/L的促红细胞生成素(EPO);MethocultTM CF+ H4535培养基,主要成分有0.9%甲基纤维素、30% FBS、1% BSA、10-4 mol/L β-巯基乙醇、2mmolL L-谷氨酰胺、50μg/L重组人干细胞因子(rhSCF)、20μg/L重组人粒细胞单核细胞因子(rh-GM-CSF)、20μg/L重组人白细胞介素3(rhIL-3)、20μg/L重组人白细胞介素6(rhIL-6)、20μg/L重组人粒细胞因子(rhG-CSF)
(3)6%羟乙基淀粉氯化钠注射液。
(4)离心机、吸管、培养瓶或板。
步骤
(1)无菌条件下从新生儿脐带中获得脐血。
(2)有核细胞分离:将脐血混匀后转移到250mL滴瓶内,加入1/4量的6%羟乙基淀粉氯化钠注射液,充分混匀后悬挂于超净台内,放置45min。
(3)吸取上层富含有核细胞悬液3 mL,于4℃、1000r/min离心8 min,去上清液后重新用5mL IMDM培养基悬浮细胞,1000r/min离心洗涤2次,并用含20% FBS的IMDM培养液调整细胞密度为1x109/L供细胞集落培养用。
(4)半固体集落培养:红细胞系集落形成单位(CFU-E),的培养用Metho Culttm H4330培养基,0.9m培养基加入0.1mL的细胞悬液,充分混匀后转移至35mm的6孔培养板,于37℃、5%CO2培养箱培养,每个标本重复3孔,适时观察。于第7天计数CFU-E。粒细胞单细胞系集落形成单位(CFU-GM)的培养培养基为Methocuh™ CF + H4535,1 mL培养基加入0.1mL细胞悬液,充分混匀后转移至35mm的6孔培养板,于37℃ 5%CO2培养箱培养,每个标本重复3孔适时观察,14d计数CFU-GM集落数。
操作提示
半固体的培养基,甲基纤维素要优于琼脂,细胞都能沉淀下去接触培养皿的底壁,有利于集落形成,以及后续的观察。
结果及鉴定
红系集落培养第2天就可以观察到细胞分裂,第3天时可形成较小的细胞簇,第4~6天有50个以上细胞组成的致密型集落,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呈淡红色已经血红蛋白化的红系集落,以后集落体积增大。第8天时肉眼可见红色的红系集落第9~11天达高峰,以后只是集落的体积增大,集落数并没有增多。脐血第7天的CFU-E(>8个细胞)平均为(104 ± 48)/105有核细胞,CFU-CM集落培养在第5天开始有集落形成,以后逐渐增多,第8~11天达高峰,此后集落不断增大,总的集落数并不增加。CFU-GM平均为(119 ± 65)/105有核细胞。经联苯胺染色的红系细胞胞质呈橘红色,胞核呈紫红色;只培养2d的粒系细胞还未形成集落,胞质不呈橘红色,核形式多样。